高考录取结果陆续揭晓,江西一位考生收到伊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后,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复杂心情:“好消息是考上大学了,坏消息是学校在新疆,离家几千公里!”视频中,查询路线时弹出的地球画面和《西游记》配乐引发网友热议,“老表带葡萄干回来”的调侃刷屏评论区。
跨越山海的求学路从江西到新疆伊犁,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,乘坐飞机需要中转,全程耗时超过8小时;若选择火车,则需在西安、兰州等地换乘,全程约40小时。这样的距离让不少网友感叹:“这是真正的‘西天取经’。”
不过,新疆网友的“反击”迅速登上热搜:“伊犁师范大学的位置堪称‘天花板’!”据该校官网信息显示,校本部位于伊宁市解放西路,距离被誉为“西域风情博物馆”的六星街仅1.2公里,打车费用约15元。周边公交线路密集,乘坐11路、12路公交两三站即可到达环球港、万力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。校园周边餐饮更是丰富,烤包子、手抓饭、马奶酒等新疆特色美食触手可及。
展开剩余74%教育资源的双向奔赴数据显示,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,伊犁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491名,在新疆自治区高校中排名第12位。尽管排名不高,但学校的学科特色鲜明,拥有法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汉语言文学、小学教育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哈萨克语言文学等3个自治区重点学科 。值得关注的是,学校作为教育部、江苏省与新疆共建高校,近年来通过“银龄计划”引入32名退休教授,柔性引进“天池英才”特聘教授15人,师资力量持续提升 。
对比江西本地高校,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,赣南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248名,而伊犁师范大学在新疆同类师范院校中排名更靠前。对于分数在一本线边缘的考生而言,选择伊犁师范大学既能满足师范类专业需求,又能享受西部高校的政策红利。
边疆求学的别样风景“轻舟已过吐鲁番,回来带点葡萄干。”这句网友调侃的背后,是新一代青年对远方的探索精神。2024年,广西北海考生叶杨菲考入伊犁师范大学的vlog曾获百万点赞,她在开学典礼上被校方点名表扬:“新疆很大,风景如画;伊犁很美,来了不悔。”如今,叶杨菲已成为校园里的“形象大使”,用镜头记录赛里木湖、果子沟大桥等美景,吸引更多内地学生了解新疆 。
校园生活同样充满惊喜。学校拥有9个食堂,提供汉、维、哈等多民族风味餐食,6人间宿舍配备独立卫浴和人脸识别系统,每层楼设有洗衣机和饮水机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学校打造的“思政校园”特色鲜明,红色故事长廊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园等沉浸式教育场景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 。
地域偏见的理性解构针对“为何不选江西本地学校”的质疑,教育专家指出,考生的选择往往受多重因素影响:一是分数匹配度,2025年伊犁师范大学在江西的物理类投档线为492分,低于赣南师范大学的505分;二是专业偏好,该校地理信息科学、足球运动等新兴专业在江西高校中较为稀缺;三是政策倾斜,新疆高校对内地学生提供学费减免、奖学金覆盖等优惠政策 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江西与新疆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。江西省第九批援疆队伍曾选派110名教师赴阿克陶县支教,通过“长征源爱心点赞超市”等创新举措激发边疆学生的学习热情 。这种双向互动,正在打破地域隔阂,书写着新时代的“教育援疆”故事。
当江西考生踏上开往伊犁的列车,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对远方的期待,更承载着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。正如伊犁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柴林所言:“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教师,更是民族团结的种子。”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时代背景下,这种跨越山海的求学选择,或许正是青年一代响应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号召的生动注脚。正如新疆网友的暖心提醒:“记得带葡萄干,但更要带回对边疆的热爱。”
发布于:广东省倍悦网-新手炒股配资平台-普通人炒股票如何加杠杆-配资公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